《瞭望》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
◇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水产品作为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以传统加工方式为主,蛋白质、糖类及脂质资源的利用率低、高值化产品少。近年来,我们攻克了多项技术,推动海洋水产品从传统加工升级到生物加工、营养功能加工、高品质控制加工等分子加工水平。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水产生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实施水产品加工利用新策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生命健康水平。
浩瀚的海洋既是生命的摇篮,也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巨大的食物资源潜力。我国是海洋大国,主张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海岛岸线1.4万多公里,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
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水产品作为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发布的《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乘风破浪,向海图强,以“蓝色食品”构筑“蓝色粮仓”。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我国应加快促进水产品深加工,提升水产品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水平,拓宽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建设,努力把“蓝色粮仓”这篇文章做精做好,让“蓝色粮仓”愈发充裕稳固。
海洋食品未来必将有一席之地
▶《瞭望》:单就生物量来说,海洋是巨大的宝库,被称为“蓝色粮仓”。当前,“蓝色粮仓”的开发现状如何?
▷薛长湖: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提到粮食,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指的是陆地食物,但海洋能给人类提供的食物是陆地的1000倍。海洋每年生产1350亿吨有机物,在生态基本平衡情况下,可以提供30亿吨水产品,可供300亿人食用,单就生物量来说,海洋是人类的“蓝色粮仓”。
海洋食品含有丰富、独特的营养功效成分,能满足人类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提供给人类高品质的食物。研究人员发现:海洋生物含有大量有益多糖,且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合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此外,还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南极磷虾就是一个天然的蛋白质仓库,生物量达10亿吨,可捕捞1亿吨,它提供的动物蛋白是陆地动物的多倍。
践行大食物观,我们要向海洋要热量、要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我们水产加工人的任务和目标。
▶《瞭望》:面对海洋这个巨大宝藏,水产加工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薛长湖:水产品是重要的食品来源,而且营养丰富,符合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需求,我国水产品年产量多年保持在6500万吨以上,为我国居民提供了30%的优质动物蛋白,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加工是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水生生物资源价值、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加工作为渔业生产的延续,能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带动渔业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水产加工技术不断进步,水产品加工能力得到提升,推动行业市场向多元化、高产化、高质化方向发展。水产品逐步变成餐桌上的“必需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我国水产行业将进一步加强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仍存在水产品加工比例低、精深加工程度低、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不足。未来,我国水产品生产和加工还需加快转型升级,并逐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
水产加工:从传统加工到分子加工
▶《瞭望》:我国水产加工的发展现状如何?您的团队攻克了哪些难点?
▷薛长湖:过去,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以传统加工方式为主,蛋白质、糖类及脂质资源的利用率低,高值化产品少,制约了我国海洋食品及海洋保健食品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们攻克了多项技术,推动海洋水产品从传统加工升级到生物加工、营养功能加工、高品质控制加工等分子加工水平。
在海洋水产品生物加工方面,团队攻克了水产品加工专用酶的制备技术,利用酶对蛋白质的特殊分解作用,实现对普通低价值的鱼、虾、贝类等水产品,鱼皮、鱼骨、鱼虾头等水产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利用。
在海洋水产品营养功能加工方面,团队攻克了不饱和脂肪酸等水产品中特殊营养成分的高效制备和利用,生产出了鱼油等深加工产品。
在海洋水产品高品质控制加工方面,团队针对海参主要功效成分不清、加工技术装备落后、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流失严重等问题,开展了海参功效成分解析、营养保持与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阐明了海参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与营养功能,为构建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薛长湖团队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瞭望》:当前,大宗海洋水产品资源高效利用面临哪些瓶颈?
▷薛长湖:海洋水产品资源高效利用仍存在着诸多发展瓶颈。首先,一些水产品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与营养功能不清、精深加工技术体系构建缺乏理论基础;其次,一些水产品的加工机械化与集约化程度低,功效成分高效分离制备技术缺乏,传统加工过程营养成分流失严重,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少;三是部分加工产品缺乏质量标准体系,市场监管依据缺失。
▶《瞭望》:您和团队在海洋水产品资源高效利用上取得哪些技术突破?
▷薛长湖:此前,我们开展了针对鳀鱼、秘鲁鱿鱼、海带等低值大宗水产品资源及虾蟹壳、鱼皮等海洋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中的蛋白质、糖类及脂质高效利用的研究,完成多项技术创新。
另外,我和团队长期对海参做了多方面研究,如不同海参多糖的化学组成分析比较、刺参中无机元素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刺参体壁和内脏营养成分比较分析、海参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海参皂苷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等,构建了国际领先的海参营养保持与高质加工技术体系,建成国际首条机械化海参预处理生产线,实现高品质、机械化海参加工从0到1的突破,海参系列加工技术成果行业利用率超50%,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干细胞培养鱼肉”研究,通过这项极具前瞻性的探索,未来或许不再需要大体量的水域,从车间的生物反应器中就可以生产出“鱼肉”。
研究、技术、生产缺一不可
▶《瞭望》:追求技术精深的最终目标是要服务产业发展,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薛长湖:进入水产加工领域不久,我发现存在行业技术、管理的落后问题,影响着产业发展,需要打通行业技术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梗阻。
一方面,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及相关法规条例,加强质量管理力度,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提高我国水产品加工的精深加工比例,掌握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另一方面,国内水产研究机构要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强化源头创新,研发配套关键技术,解决水产加工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助力水产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应用将给产业带来多大经济效益?以我和团队为例,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或技术成果转让的方式,我们将研究成果在上百家龙头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形成多个产业集群,为企业增加产值120多亿元。
▶《瞭望》: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一个都不能少,如何推进二者相结合?
▷薛长湖:推进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关键在于始终坚持科研与产业密切结合的教育理念。
在学生培养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研究—应用”三者连通的思维培养,鼓励学生思考产业真实的需求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是什么,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要时刻更新对行业的认知和知识储备,以面对不断更新的技术和工程方法。
在教育管理方面,也需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学院或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同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将地方需求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结合硕士/博士与产业化实践,构建产教融合的良好生态。
在转化应用方面,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创平台。科创平台要聚焦“卡脖子”技术,重点从事技术研发、转让、咨询与服务,加速海洋科技成果熟化开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支撑、引领海洋生物、海洋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蓝色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2020年,我们团队创立了一个科创基地——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已开发出酶制剂、海洋糖类、海洋脂类、海洋蛋白、海洋调味品等系列海洋生物相关产品,每个系列又形成不同成分和形态的产品,其中海参小分子肽人参复合饮品、南极磷虾压片糖果、金枪鱼肽压片糖果、牡蛎肽海参肽饮料等产品已经推向市场。
在助力产业化发展方面,研究院已孵化青岛锦慧盛源、青岛至纯科技等8家海洋生物技术创业公司,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发产品50余款,上市销售20余款。研究院拥有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230余项专利的转化委托,并正在与100多家企业对接,推进成果落地。
▶《瞭望》:未来您的团队还有哪些科研和应用的规划?
▷薛长湖: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我们有三个方面的发展规划。
一是强化水产加工新方向,在坚持海洋食品特色基础上,推动果蔬、乳品加工快速发展,强化农产品加工新方向,形成以海洋食品研究为龙头牵引、其他门类研究依次递进的梯队式发展格局。
二是夯实食品加工与制造、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保鲜与储运五大方向在大食品领域的学科地位。
三是构建“学院—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发展、相互支撑的创新链条。
具体到我们团队来说,我们将持续关注水产生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水产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开发绿色低碳高效利用模式;针对海洋蛋白质不能充分开发的问题,实施海洋微生物蛋白质产业、南极磷虾产业发展战略;针对水产品营养功效成分开发的问题,实施健康中国水产品利用新策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生命健康水平。